温馨提示: 本文内容比较多,建议先收藏再阅读
信创的全称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主要目标是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实现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安全可控,也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创产业是一条规模庞大、体系完整的产业链,是数字经济的重要抓手之一。
信创概念的推出早有基础
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核高基列为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可以认为是信创的早期准备。
2013年开始,在党政领域以电子公文系统开始进行国产化替代。2016年起更大范围的信创工作开始推进,主要围绕“2+8+N”体系。其中“2”代表党政两大领域,“8”表示金融、电力、电信、石油、交通、教育、医疗和航空航天八大行业,“N”则表示更大范围的行业推广。目前的信创工作也基本以这个体系为核心逐步深化和扩展。
2018年开始,由于大环境变化,信创加速落地。
2020至2022则是信创全面推广的三年,信创产业开始全面爆发,其中2020年被称为信创“元年”。
信创产业进入下一轮布局
2022 年开始,信创产业进入下一轮布局,政策也不断密集出台。
2022年1月6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明确2022-2025年将开启新一轮数字经济建设周期。
2022年6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数字政府建设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安全可靠技术和产品应用,切实提高自主可控水平”。
2022年8月23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会,提出“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全力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2022年9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中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等重要政策 。
自然资源领域信创
在自然资源领域,信创工作也是重点。自然资源部于2019年11月成立部网信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同年发布《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方案》)。《方案》对自然资源行业整体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建设指导,并在2020年6月发布的《自然资源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要点》(下称《要点》)中对行业整体信息化建设内容进行了补充:要求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数据的安全保护等。近期发改委、国务院等的各项政策,也都涵盖对自然资源领域的要求。多个地区的新一轮信息化建设中,信创也开始作为项目验收的硬性指标。
截至目前, 自然资源领域的信创,已经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须要满足的要求。2022至2025的新一轮数字经济建设周期,也是自然资源领域信创的关键周期。
一、信创的范围
从行业领域上看,当前信创要求以“2 +8+ N”为核心,以实现自主可控为目标,逐步加大信创替代力度,提高替换率,同时往更广泛的行业领域扩展。
从技术领域上看,当前的重心主要聚焦以下四个方面:
( 1)IT基础设施。包括芯片、服务器、存储、交换机等;
( 2)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
( 3)应用软件。包括OA、ERP、办公软件、政务应用软件等; ( 4)安全保密产品。包括边界安全产品、终端安全产品等。
在信创行业的长期推进下,如今在以上四个方面,也已经涌现一系列可供选择的产品。
这里需要注意两点:
( 1)对于哪些产品属于信创产品,哪些不属于,是有明确的产品清单(以下统一称为“信创目录”)的。在信创目录里的即属于信创产品,不在目录中则不属于。
( 2)GIS平台目前并不包括在信创目录中,因此对于GIS平台是不是要做信创,哪些GIS平台属于信创,尚未有明确定义。
二、信创与国产化
信创与国产化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信创是要实现自主可控和国产化替代,可以认为信创本身就是要推进国产化,而且信创产品也都需要满足国产化的要求。但并不是所有国产化产品都属于信创。
首先从产品范围来看,目前的信创主要在软硬件基础设施和安全保密相关产品方面,并未涵盖所有产品门类;其次,国产化本身就是个比较泛的概念,不仅在产品质量上良莠不齐,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鱼目混珠的情况,不少拿着开源平台或者得到授权的商业平台经过简单包装后的产品也宣称是国产化产品。因此,并不能说国产化就是信创,国产化产品就是信创产品。
另外,信创也并非要求100%的国产化原创,不少信创产品也是从开源项目深度改造而来。 其着重点还是在自主可控四字,确保不管从知识产权还是产品本身,都是完全可控的。
因此,有必要区分清楚这两个概念。可以简单概括为: 信创产品都是国产化产品,但并不是所有国产化产品都是信创产品。 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包含在信创目录内的产品才算是信创产品。
三、产品的信创与信息化系统的信创
产品的信创比较简单,包含在信创目录内的产品就属于信创产品,没包含的就不属于。
但对信息化系统来说则要复杂得多。典型的信息化系统环境包括三个部分: 首先是系统运行的软硬件环境,包括服务器等IT基础设施、操作系统环境、数据库环境等,其次是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依赖的各类基础引擎、中间件,包括消息中间件、大数据计算引擎等,最后是系统本身的业务功能模块。相对应的,信息化系统的信创也需要从这三个层面进行考虑。
因此,信息化系统不是单一的产品,其整个环境可以看成是由不同技术层面的很多个不同类型产品组成的集合。 但由于当前信创产品的范畴主要在基础软硬件环境和部分中间件上,并未能涵盖所有这三部分,同时信创本身也是采取渐进式推进的方式信创产品替代,不会也难以一蹴而就。
造成的实际情况就是,对于大多数的信息化系统来说,都很难实现其涉及的所有技术产品都是信创产品,而是信创和非信创产品并存,很难简单的说其是信创还是不是信创。 这就引出来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信息化系统才算是符合信创要求?
四、信息化系统信创的层次
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根据信创的推进深度,目前大体存在三种层次:
1、信创环境适配
即信息化系统可以在符合信创要求的软硬件基础环境上正常运行。对大多数信息化系统来说,影响最大的就是服务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三大件,其中服务器又涉及到 CPU架构以及GPU问题。而实现信创环境适配,就是要对旧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改造,确保能在信创环境中正常运行。
即在满足信创环境适配的情况下,进一步排除信息化系统内用到的国外商业软件平台和软件组件,用国产软件或者开源平台替换。最终目标是整个信息化系统中不存在任何国外商业软件平台和软件组件。
即在实现去风险的情况下,进一步实现核心技术组件的全面国产化。对于小型信息化系统来说,实现所有技术组件都国产化是可能的,但对于中大型信息化系统来说,涉及到的技术组件太多,而且并不是所有技术组件都有合适的国产化替代,因此 全面国产化,并不意味着所有技术组件都要实现国产,而只是指核心技术组件的国产化。对于地理信息类应用来说,最核心的是实现 GIS引擎的国产化。
五、信息化系统的信创思路
在以上三种信息化系统的信创层次中,共性的问题就是去除国外商业产品后,在信创产品、国产化产品和开源产品这三大类体系怎么选择和组合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基本的原则是: 有信创产品的优先选择信创产品,其次是国产化产品,再次是开源产品。只有实在没有可行的方案不得不用国外商业产品的,才考虑国外商业产品。
此外,对信息化系统的提供商来说,信创环境本身的不成熟也是一个很大的风险。 首先很多信创产品在完善性、性能等方面其实并没有优势,会影响信息化系统的最终用户的使用体验;其次,信创各领域不管是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还是其它门类基本上都还未形成明显的主导厂商,不同厂商间的技术标准也很大程度上不兼容,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信息化主管部门和业主方对于信创路线的选择以及整个信创环境产品组合的思路也不一样。
对于信息化系统的提供商来说,特别是多区域多行业经营的厂商,不管选择哪一种信创产品组合方式,都会面临大量用户的需求不能满足的情况,理想的应对方案是实现对多条技术路线的兼容。而这又会带来更大的产品适配和后期维护成本,对厂商自己的技术管理能力也存在一定的考验,这也是各个厂商需要去考虑解决的问题。
那信创的实施路径又有哪些
我们乐鱼又是如何实现自然资源信创的呢